电力防灾应急

国网四川电力筑牢防灾减灾抗灾前沿阵地

发布时间:2024-05-14来源:中国电力报

四川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象环境决定了地震、洪涝、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在经历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根据主要灾害特点和历年防灾抗灾实践经验,高标准建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防灾、减灾、救灾电力应急体系,将体系延伸到基层供电所,实现“事前预测、事中处理、事后救援”的全链条灾害防控,应急工作从被动“救灾”发展为智慧“防灾”,打造了集应急机制、能力、队伍、装备和品牌于一体的现代一流应急准军事力量。


16年来,四川电力成功应对泥石流、地震、山体坍塌、洪灾等2000余件各类突发事件,启动省公司层面应急响应39次,其中6.0级以上地震9起、特大洪涝灾害8起,第一时间为灾区点亮第一盏灯,优先保障了生命救援,巩固了电网快速恢复重建能力和强化应急支援质效。


多方联动 提升应急救援协作能力


2008年,四川经历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面总结历年抢险救援经验教训,当年8月在四川建立国内首个电力应急培训基地,2011年升格为首批国网公司级应急培训基地,2020年成为国网公司首家国家级电力应急基地。


四川电力持续推进现代电力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建立完善应急预案、预警、应急机制和应急能力为核心的评估机制,形成了横向集成、纵向贯通、功能完善、信息全面的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实现信息高效传输处理的“神经网络”覆盖全川电力系统,确保了重大突发事件时的电力应急抢险快速响应。同时持续完善保险保障体系,建立成本直达绿色通道机制,进一步提升防灾抗灾响应质效。


政企协同,集团作战。四川电力强化快速信息获取、科学研判决策、高效响应处置应急能力,建立跨省联动机制和省内市州级区域联动机制,增强资源统筹协调,集团作战优势有效发挥。2013年以来,四川电力同气象、国土、水利等政府和社会救援力量共练共训,发挥电网一张图、气象数据服务中心等作用,共享灾害预警、物资储备、救援力量等应急救灾资源和信息,提升灾害预警和主动防御能力。承办和参加“四川省2022年应对突发事件能源保供演练”“四川省2023年电力供应保障应急演练”“四川省2024年抗震救灾应急演练”等省级大型综合演练18次。


下沉一线 打通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


4月12日,由国网成都、乐山、德阳、雅安等供电公司50名应急救援队员组成的“特种部队”,在四川应急培训基地演训场进行应急准军事救援技术训练。


基层是应急处置的第一现场,是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前沿阵地。四川电力聚焦基层应急救援队“前哨”作用,打通基层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科学布局基层应急救援力量。截至目前,该队伍包含由125人组成的专业基干应急救援队、56支省市县三级应急救援队伍以及175支省市县三级抢修队伍,灾情发生后,他们作为“先遣部队”,第一时间集结奔赴灾区开展抢险救援。


打造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应急铁军,提升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四川电力不断摸索和总结应急救援的实战经验,设置覆盖多灾种、多专业的应急保障和生命救援等综合训练,创新开发输电线路高空救援、深基坑救援、无人机自主仿线激光点云建模等课程,形成覆盖多灾种多专业,集理论、实操、仿真、推演于一体的综合课程体系。并编制应急指挥类、应急通信类、省级应急基干队伍等7大项25个小项应急演练标准化模块,形成从集结、抢险、支援和保障相结合的立体演练模式,实现应急救援资源的快速有序集结。


多年“潜心修炼”,四川电力成功打造了以应急救援基干分队为核心、省地县三级应急救援队伍为基础、应急专家为补充的全链条、多兵种、全天候的作战队伍,构建强有力的单兵和联合作战能力,共同形成从被动“挨打”转变为主动迎战的抗灾应急作战力量。


科技赋能 装备预置夯实应急支撑


今年4月以来,四川电力应急中心应急救援队员奔走在高海拔、无人区等艰苦作业地区,利用无人机自主仿线激光三维点云建模技术,精准排查隐患,推进线路巡检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迈进。该公司以科技赋能“人+机”协同作战,将无人机技术延伸到电力安全生产,培养2000余名无人机“侦查员”,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川电力根据四川各季节的灾情特点,做好应急装备的预置调拨,提前做好发电车、应急排涝车、应急发电车等特种装备预置到基层保供电场所,主动做好做足防御准备。


2008年汶川地震后,该公司在应急装备上不断创新,配备了能适应恶劣地形的指挥类(动中通)、现场作业类(通讯方舱、飞行方舱)、后勤保障类(炊帐车、净水器、淋浴车、医疗保障、运输方舱)等应急侦查、高寒山地后勤保障特种应急装备,形成了“海、陆、空”的立体式救援模式,应急保障基础不断夯实。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2011年开始,四川电力还在成都龙泉、泸州、攀枝花、达州和绵阳等供电公司先后建有应急物资仓储库房,紧急情况下,农网、基建物资也会纳入应急物资统一调配,实现了应急资源就地快速响应和集中共享高效到位。


灾区没有电,没有通信,手机充电关系着灾害发生时传递消息的生命通道。四川电力总结2008年汶川地震的保电经验,研发出简易便携充电器,首次应用于2010年玉树地震救援中;2013年,研发自卸式多功能方舱,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现在的应急充电方舱可满足2200余部手机充电,为科学救灾、精准救灾提供了帮助,被媒体称为“充电宝宝”。


16年来,充电方舱、无人机等自主研发、更新换代,在电力应急灾情勘查、电力巡检、防灾减灾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它们不仅是四川电力在突发自然灾害现场为灾区群众提供供电优质服务的重要装备,也见证着该公司应急体系的持续发展。


版权所有:CPEM电力防灾应急大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