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em标语
   
顶部动图
智创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获嘉县“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重点推进200/400MWh集中式储能电站建设

2024-11-13分类: / 来源:获嘉县人民政府
【 】

11月5日,河南省获嘉县人民政府印发《获嘉县“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

《规划》指出,加快壮大 产业体系:

1.积极布局发展 产业。依托新乡市电池研究院等技术研发优势,着力推动我县 多元化技术和装备研发,培育我县储能电池、储能智控、储能材料等 制造产业。

2.大力开展 试点示范。聚焦各类应用场景,关注多元化技术路线,通过示范应用带动 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重点推进获嘉县200/400MWh集中式储能电站建设。探索大容量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飞轮、压缩空气等成本更低、更加绿色安全、可持续的储能技术路线。

二、积极推进储能多场景应用

1.大力发展电源侧储能。重点支持 一体化发展模式,促进新能源在更大范围消纳。鼓励建设共享储能设施,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共享储能电站容量原则上不低于10万千瓦时。新建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新能源配建的储能设施应与新能源发电项目同步建设同步投产。鼓励已并网的新能源项目配套建设 或购买调峰能力。

2.有序发展电网侧 。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在调峰调频困难或电压支撑能力不足的关键电网节点建设 ,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探索在用电负荷增长较快输电走廊或变电站站址资源紧张地区建设 ,延缓或替代输变电设施升级改造,降低电网基础设施综合建设成本。探索通过 项目建设,保障末端电网和偏远地区用电需求,提升电网供电能力。

3.积极推动 多元化应用。在新能源消纳受限、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推进 与新能源发电联合调度运行,开展多能互补项目试点示范。鼓励结合老旧,退役变电站建设 试点。发挥存量输变电设施价值。

获嘉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获嘉县“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 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西工区)管委会,县直各单位:

现将《获嘉县“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获嘉县人民政府

2024年11月5日

获嘉县“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

碳达峰碳中和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县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获嘉绚丽篇章的关键时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攻坚期。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推动全县能源领域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对支撑全县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依据《获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阐明“十四五”时期我县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任务举措,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推动全县能源领域发展的行动纲领,也是编制氢能产业、电力、可再生能源等领域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实施能源行业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发展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能源保障供应和转型发展任务,全县能源工作按照“安全高效、绿色低碳、内源优化”的战略部署,立足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实际,注重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创新能源发展方式,扎实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初步构建形成了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有效支撑和保障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用能需要,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能源支撑。

1.能源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十三五”以来,获嘉县供电公司争取国家电网投资1.3亿元,开展辖区内农网改造及配网改造,重点解决了城区及农村电网配变过载、供电“卡脖子”及“低电压”问题,全面提升了电网供电能力。全县已经形成了以220千伏电源为支撑,110千伏为主,35千伏为辅,10千伏手拉手的坚强供电网络。获嘉县天然气企业为获嘉县金鹏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气源为河南安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获嘉分输站,获嘉县金鹏燃气有限责任公司与河南安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有购用气合同。供暖季需求量约6150.38万方,高月日均供气量43万方,已落实资源量4090.41万方,不足部分气量已通过与其他气源企业签订合同进行补足。天然气供应充足,能够保障我县生产生活用气需求。

2.能源惠民水平不断提高。“十三五”以来,根据新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电代煤”供暖用户信息录入工作的通知》要求,县供电公司对全县集中供暖规划范围外的“电代煤”用户进行了全面梳理,共核实存量电供暖用户87191户,并按照通知要求将87191户存量电供暖用户纳入电价优惠范围,享受取暖季(11月15日—3月15日)取暖用电每度电优惠0.15元的电价优惠政策,解决群众用电顾虑。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期间,随着我国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逐步落实。要准确把握我县发展的时与势、危与机,能源要为促进获嘉经济社会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1.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加速推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审时度势提出了“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将会是今后一个时期内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倒逼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能源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加快我县“十四五”期间能源结构转型,以风电、光伏、生物质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在消费侧实施更为严格的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措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注重多种能源的互补利用,进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不断以能源结构转型引领产业消费调整。

2.能源产业智能化升级进程加快。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储能、动力电池和智慧电网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突破性进展,能源成本快速下探趋势明显;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与能源技术不断渗透融合,能源行业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我县要紧抓能源发展战略机遇期,把氢能作为能源革命的突破口之一,加强制氢、储氢、用氢等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储能技术创新,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助推传统能源优化升级。构建横向多能互补、热电协同,纵向“源-网-荷-储”协调优化的智慧能源体系,为新能源大规模产业化利用提供获嘉制造、作出获嘉贡献。

3.区域发展对能源革命提出更高要求。随着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郑州都市圈、郑新一体化、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将为我县能源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全面深度融入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有利于我县在能源体系构建、产业协同、生态保护等方面与郑州都市圈乃至更高层级郑新一体化发展,也有利于能源创新、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等要素加速向我县集聚,抢占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制高点,形成区域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能源经济格局。

三、资源基础

1.风电。根据全县境内80—120米测风塔数据及中尺度数据进行模拟测算,全县风资源较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冯庄镇、大新庄乡、徐营镇等。根据风资源条件,初步预测获嘉县风电可开发规模约在20万千瓦以上。统筹考虑电力接入消纳,以及军事、土地、林业、生态红线等敏感点因素影响,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获嘉县潜在可规划建设风电装机容量不低于10万千瓦。

2.光伏。获嘉年太阳能年平均利用小时数达1100—1300小时,高于全省年平均利用小时数900—1100小时200个小时左右,总辐射量位于河南省相对高值区,各乡镇整体资源条件均较好。

3.氢能。我县氢能产业发展基础良好,依托新乡市氢能装备制造产业核心,打通氢能“制储运加用”产业链各个环节,形成全产业链联动发展的格局,打造氢能装备制造强县。

第二章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能源安全与发展,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长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发展理念,着力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构建智慧多元的能源供应体系,着力强化清洁高效用能,大力发展 和氢能新兴产业,持续推动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安全、清洁、高效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

二、基本原则

——整体布局,统筹发展。增强系统思维,强化规划引领,坚持远近结合、长短结合,把握能源发展节奏和步骤。统筹全县能源资源,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与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促进能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节能优先,绿色发展。深入践行绿色生产和消费理念,推进能源梯级利用、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双优化”,全方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着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满足未来新增能源需求。

——内源优化,协调发展。立足我县能源发展实际,积极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优化存量和扩大增量相结合,集约高效开发利用传统能源,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传统能源与新兴能源互补融合,优化电网、气网、热网等能源网络布局,实现“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两个一体化协调发展。

——外引多元,安全发展。坚持内部挖潜与外部开拓并重,多渠道引入能源资源,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构建和完善品种多样、主体多元、多层互补的现代能源供给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能源应急预案,提高系统保障能力和调节能力。

——创新引领,融合发展。把创新作为引领能源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绿色低碳、智慧互联为导向,加快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关键技术与能源深度融合,积极推动能源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促进能源产业升级发展,推动能源系统向更高形态演进。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获嘉县能源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能源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煤炭消费占比降至60%以下,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16%以上。风电、光伏发电装机成为电力装机增量的主体,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省目标任务。

——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节能降碳成效明显,单位GDP(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以上。能源系统灵活性显著增强,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高用电负荷的5%,能源系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 规模化发展。谋划推进中和镇储能电站等一批项目。 实现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转变,力争2025年开工建设。

——能源服务民生持续提升。城乡能源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电网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全省前列,重点乡镇燃气管网基本实现全覆盖,能源领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供电、供气、供暖行业用户报装时间进一步压缩,群众生产生活用能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到2025年,全县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大幅提高,碳排放总量达峰后稳中有降,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安全可靠供给水平、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跃升,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形成,有力支撑全县2030年前碳达峰愿景目标。

第三章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持续推进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形成煤、电、油、气、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安全可靠、协调发展的现代综合能源体系。

一、强化能源生产供应能力

1.提高可再生能源发展水平。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举,加快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重点加速风电发展,推动冯庄镇风电项目建设。协调推进光伏发电,加快整县屋顶光伏试点建设。

2.提升油气供应水平。重点推进博爱-获嘉-长垣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建设,谋划获嘉-平原示范区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全面打通第三气源通道。积极扩建新建油气管道项目、调峰储气设施,进一步提高我县天然气接收、供应、调峰及储备能力。依托省储运公司、金鹏城燃企业,推进城燃企业天然气储备能力建设,形成不低于保障辖区5天日均消费量、不低于其年用气量6%的储气能力。推动燃气管网向乡镇、新农村集中居住区延伸,加速农村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力争2025年全县50%以上农村地区实现天然气供应。

3.构建安全可靠的供热管网。结合跨区域长输管网,优化集中供汽供热管网建设,促进不同热源类型接入集中供汽供热管道,构建安全可靠的集中供汽供热管网系统。统筹推动县域工业蒸汽、民生采暖管网建设,努力实现区域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全面整合县域及周边热源,合理利用中新化工等工业余热资源。到202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外通内畅、安全高效的供汽供热新格局,力争实现县城集中供汽供热全覆盖。

二、强化电力安全保障

1.构建智慧高效的现代配电网。以安全可靠供电为底线,以保障民生用电为重点,充分结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智慧化调度平台,整体优化输电网络和电力系统运行,提高复杂大电网驾驭能力,保障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输送和消纳。加快负荷增长快速区域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新建和改造项目,完善城镇新型配电网建设,逐步消除电网发展不均衡问题。

2.优化提升电网调度运行能力。统筹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发展和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强化系统有功调节和调相机等动态无功支撑能力建设,增强电力系统清洁能源资源化配置能力,推动调度运行智能化、扁平化,提升新能源并网友好性和电力支撑能力。整合优化区域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合理配置储能,以先进技术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建设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示范项目,探索构建“源网荷储”高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模式。

3.健全能源安全应急保供体系。发挥智能坚强电网压舱石作用,统筹煤、电、油、气、热的网、运、储设施能力建设,大幅提升油气储备能力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加快构建结构多元、多能互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供应稳定的现代能源新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全面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坚决遏制能源领域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能源项目建设、生产、运行、环境等领域全过程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能源保障及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全面提高能源安全保障综合协同能力。

三、推动能源智慧化升级

1.突出抓好充电网络规划建设。以更大力度更大气魄,协调推进全县域公用充电设施网络建设,编制充电设施专项规划方案,开展全域充电骨干网络规划建设。依托城关镇、位庄乡主城核心区,着力构建服务半径小于1公里,布局合理、车桩相随的充电网络。积极开展县域示范性集中式公用充电站规划建设,切实推进全县充电桩规划建设进度,力争1座以上县域标准示范站建设。

2.建设“互联网+”智慧能源。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牵引作用,推动能源生产管理和销售使用模式变革。推进“互联网+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油、电、气、氢综合加能站规划建设及既有加油站升级改造。加强电力系统智能化建设,有效对接热力、油气和其他能源网络,探索推进多种类型能流网络互联互通和多种能源形态协同转化。

第四章建立清洁高效的能源消费体系

立足我县能源资源禀赋,积极推动新能源项目建设并网,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和消纳能力。深度优化用能结构,提升电气化水平,推动重点用能领域节能降碳,加速推进用能源头减碳。

一、源头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1.深度优化用能结构。严格落实“两高一低”项目管理要求,加强化工、造纸等行业煤炭消费监测预警管控,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通过集中供热改造,实现县域等集中供汽供热全覆盖,进一步削减燃煤消费。

2.大幅提升电气化水平。综合考虑全县电力供需形势,拓宽电能替代领域,深入推进我县各工业园区及重要工业企业“电代煤”、“电代油”工程,鼓励食品、轻工等行业开展高温热泵、大功率电热储能锅炉等电能替代。加快绿色工业园区建设,推广园区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协同互济的综合利用模式。鼓励全县各工业园区及企业厂房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探索绿电进园区、隔墙售电等方式,提高终端用能的绿电比重。强化企业电力需求管理与响应能力,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和园区创建,示范推广应用相关技术产品,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二、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工业领域。落实能源消费预算管理制度,以电力、化工、造纸、建材等四大传统行业为重点,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和耗能项目的监督管理。推动传统工业领域节能改造提升,在化工、造纸等非电传统产业及铸造、电池、机械制造等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管控中心试点建设。积极推广高效节能低碳技术和产品,大力推广工业智能化用能监测和诊断技术,深度挖掘节能减排潜力。鼓励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提高重点耗能行业能效。

建筑领域。全面提升建筑节能标准,按计划有序推进和支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不断提升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积极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积极推广使用绿色建材;大力推广运用多能互补系统性解决方案,推进热泵采暖、外墙保温、厨炊电气化等改造,加强建筑能耗计量、监测、统计,深入推进新建建筑规模化应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交通领域。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运用,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转铁和多式联运。鼓励公交车、环卫车、物流车、物流叉车、渣土车等使用LNG或氢能替代燃油。推动有条件的加油加气站升级为油气电氢一体化综合加能站。

三、强化用能过程监督管理

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节能监察,落实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要求,把节能降碳改造实施情况作为对各乡镇碳达峰碳中和考核、重点用能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聚焦重点企业、重点用能设备,加强节能法律、强制性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依法依规查处违法用能行为,跟踪督促、整改落实。加强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宣讲解读,鼓励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托管等模式实施改造。

第五章大力发展规模化应用储能产业

加快推动 产业及应用场景,推动储能产业规模化发展。

一、加快壮大 产业体系

1.积极布局发展 产业。依托新乡市电池研究院等技术研发优势,着力推动我县 多元化技术和装备研发,培育我县储能电池、储能智控、储能材料等 制造产业。

2.大力开展 试点示范。聚焦各类应用场景,关注多元化技术路线,通过示范应用带动 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重点推进获嘉县200/400MWh集中式储能电站建设。探索大容量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飞轮、压缩空气等成本更低、更加绿色安全、可持续的储能技术路线。

二、积极推进储能多场景应用

1.大力发展电源侧储能。重点支持 一体化发展模式,促进新能源在更大范围消纳。鼓励建设共享储能设施,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共享储能电站容量原则上不低于10万千瓦时。新建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新能源配建的储能设施应与新能源发电项目同步建设同步投产。鼓励已并网的新能源项目配套建设 或购买调峰能力。

2.有序发展电网侧 。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在调峰调频困难或电压支撑能力不足的关键电网节点建设 ,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探索在用电负荷增长较快输电走廊或变电站站址资源紧张地区建设 ,延缓或替代输变电设施升级改造,降低电网基础设施综合建设成本。探索通过 项目建设,保障末端电网和偏远地区用电需求,提升电网供电能力。

3.积极推动 多元化应用。在新能源消纳受限、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推进 与新能源发电联合调度运行,开展多能互补项目试点示范。鼓励结合老旧,退役变电站建设 试点。发挥存量输变电设施价值。

第六章加强规划组织实施

一、加强履职尽责

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为规划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各乡镇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细化本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确保规划落地实施。

二、明确责任分工

县发展改革委要发挥规划实施牵头作用,建立健全与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规划实施工作机制,统筹协调、组织推进相关工作,及时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科工、交通运输、农业农村、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按照责任分工研究制定细化配套措施,建立任务台账,加强联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协同做好相关工作。

三、突出规划引领

健全以全县能源发展规划为统领,电力、可再生能源、节能降耗和能源要素配置、电网、充电基础设施、供汽供热等专项规划为支撑,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能源规划体系。强化规划战略导向,充分发挥规划对全县能源发展、重大项目布局、公共资源配置、社会资本投向的引导约束作用。规划实施要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国土空间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的衔接。

四、强化监督管理

加强规划全过程监管,建立健全规划监督检查、评估考核与调整工作机制。开展规划执行情况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专项评估和总结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严格执行规划调整工作程序,适时进行修编,及时向社会公开规划制定和调整情况。建立能源规划重大项目库,跟踪服务项目落地。创新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监管手段,提高规划监管效能。

五、完善要素保障

加大对能源保障、传统能源升级改造、清洁能源发展等扶持力度,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银行支持能源重大项目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对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在建设用地指标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加强与生态、交通等有关部门协同,为发展先进产能腾出用能指标、市场空间、环境容量,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确保重大项目落地落实。

六、夯实科技支撑

立足构建自主可控能源产业体系、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加强研发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加强能源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能源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打造能源高端智库,为全县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科技支撑。

七、加大舆论宣传

加强能源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认可,支持能源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对能源工作的新闻宣传、政策解读、教育普及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贯。

积极选树典型案例,及时总结经验做法,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深度报道。注重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传递有利于加快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推动形成社会共识和自觉意识,不断把能源高质量发展推向深入。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