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分布较广、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对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自2018年10月12日投入商业运行以来,我国海拔最高的地热电站——西藏当雄县羊易地热电站已连续5年保持高效的运行水平,每年运行超过8700小时。截至2023年底,该电站总发电量已超过5.9亿千瓦时,充分展现了地热发电的高度可靠性和稳定性。
努力探索获突破
“地热能是一种储量丰富、分布较广、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可直接用于供暖(制冷)、温泉、农业养殖,也可通过能量交换用于发电。”据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副总地质师、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贵玲介绍,“我国地热资源丰富,资源量约占全球地热资源的六分之一,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目前,我国地热直接利用装机容量和地热能利用量均居世界首位。”
据了解,地热能在我国以西藏蕴藏量最为丰富。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羊八井地热电站,发电量曾占拉萨电网的近一半,是国家地热开发的成功范例。
羊易地热电站的发电模式同样也是充分利用了清洁、无污染且可持续的地热资源。自2011年起,在西藏自治区政府的指导下,羊易地热电站开始了对地热发电的积极探索。经过不懈努力,该电站相继完成了两台500千瓦的螺杆膨胀试验机组的建设。2016年,该电站分别建成两台2兆瓦的螺杆膨胀机组,并于当年年底尝试并网运行。2018年10月10日,装机容量为16兆瓦的一期工程成功建成,标志着该电站在地热发电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该电站一期的16兆瓦工程项目海拔近4600米,成为国内乃至世界海拔最高、国内单机发电容量最大的在运地热电站,充分体现了我国在高海拔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领先技术水平和卓越成就。
综合利用树典范
针对地热发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流体结垢问题,羊易地热电站采用了创新的井下注药技术,在源头上解决了地热流体在生产井内的矿物质沉积问题,从而确保了生产过程的顺畅与地热资源的长期稳定利用,这对于地热电站的经济与安全运营至关重要。
同时,该电站更是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成功实现了发电尾水100%全回灌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巧妙结合回灌井与生产井之间的水利循环系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地下热水资源的消耗和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这种零排放的运营模式,不仅彰显了羊易地热电站对生态环境的高度责任感,也树立了绿色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范。
该电站对于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不仅局限于电力生产,其综合利用层面同样展现出了高效与环保的特点。羊易地热电站充分利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尾水,将其用于周边的生活区、办公区以及厂房区域的供暖系统,有效提升了能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各区域内供暖温度均稳定维持在25摄氏度左右,既满足了员工工作与生活的需求,同时也减少了对外部化石燃料的消耗,降低了碳排放。
该电站的地热能综合利用案例揭示了一种理想的地热资源开发模式,即在保证地热发电的基础上,将余热回收再利用,形成能源闭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这不仅有利于推动地热能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为其他地区乃至全球地热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有益借鉴。
持续发展挖潜力
一直以来,羊易地热电站秉持着多能互补、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正朝着构建更加完善的新能源体系迈进。在已经成功运行的一期16兆瓦地热发电项目基础上,该电站目前正在计划实施二期项目,拟新增一座同等规模的地热发电设施,以进一步挖掘当地丰富的地热能潜力,提高能源产出并优化电源结构。
该电站还着眼于未来能源发展趋势,计划投资建设1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该光伏项目将充分发挥太阳能和地热能之间的互补作用,白天可通过光伏发电系统满足用电需求,而在夜间或者天气情况不佳时,则由地热电站提供电源支撑。这种多元化的能源配置策略,旨在有效降低单一能源依赖风险,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积极响应国家对于发展清洁能源、推进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