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青海电力科学研究院主导承担的“高海拔±800千伏(±11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外绝缘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作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首批揭榜挂帅的重点科技项目,此项研究的成果将直接应用于高海拔地区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和运维中,为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高海拔地区的环境条件尤为特殊,空气稀薄,使得间隙放电电压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这一自然现象给特高压工程的建设和运维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一方面,随着海拔的上升,空气间隙的绝缘强度表现出过饱和和大分散性的特点,这意味着即便将输变电设备的典型间隙参数放大,也可能无法满足空气净距的取值要求。因此,准确计算间隙尺寸的增大比例变得至关重要。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内在高海拔地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带电作业经验相对不足,且缺乏±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投运经验,这一领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攻克这些技术难题,青海电科院联合相关单位,展开了深入的项目研究。研究团队在高海拔地区进行了大量的特性试验,成功获取了海拔2500米地区的典型棒-板、棒-棒间隙值,以及海拔2500米和4300米地区的±800千伏(±1100千伏)塔头和带电作业部位的间隙值。这不仅加深了对高海拔环境下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端部金具对地、对墙间隙放电特性的理解,还获得了海拔4300米以下地区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端部金具对地的间隙值。
此外,研究团队还掌握了高海拔特高压换流站阀厅及直流场典型屏蔽金具的起晕特性,对换流站屏蔽金具的尺寸参数进行了优化。这些成果为我国高海拔地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外绝缘优化设计及配置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持。
此次研究的成功验收,标志着我国在高海拔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外绝缘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未来高海拔地区的特高压工程建设和运维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也为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