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em标语
   
2024无人机
金巡奖
  • 金智信息
  • 国电南自
  • 深圳普宙
  • 联想
  • 国网信通
  • 艾睿光电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华电记忆|校史中的高电压技术专业

2019-12-12分类:专题报道 / 专题报道来源:华北电力大学
【 】 谨以此文纪念我国高压专业建立65周年,并献给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以及为我国高压专业的建立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前辈们!

(摘自《华电记忆6》第52-70页)

作者:崔翔 陈泓佚 焦天予 吴阳晨


谨以此文纪念我国高压专业建立65周年,并献给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以及为我国高压专业的建立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前辈们!


引子


翻阅华电校史,有两段涉及高电压技术专业的内容(以下为叙述方便,除了特别强调高电压外,高压均指高电压)。


一是“1961年9月,哈工大电力系三个专业(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动力经济与企业组织)的教师42人(含13位随迁家属)和高年级的学生230人,连同部分教学设备一起并入北京电力学院。名单如下:哈工大电力系高电压技术专业的蒋德福、解广润、黄齐嵩、陈维贤、陈慈萱、胡世雄6人”。


二是“1964年12月,北京电力学院高电压技术专业和电厂化学系的师生385人,其中教职员工36人成建制转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两个专业的转出,对北京电力学院今后的特色发展是一大损失,也是一个难以弥补的历史遗憾”。


尽管源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电力工程系(简称电力系)的高压专业在我校只有3年多的短暂时间,但对我校电气工程学科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令人难忘。作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开创了我校高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先河,使我校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有了高压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第二,建设了高压实验小楼,为我校改革开放后高压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初步的实验环境。


第三,为我校改革开放后恢复举办高压专业奠定了基础。


第四,高压专业与整体并入我校的哈工大电力系的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动力经济与企业组织专业一起,为刚刚成立仅三年的我校,不仅带来了成熟的教学体系、优秀的教师、良好的生源以及承担的科研项目、重要的社会资源,更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理论结合实际的学风、以及铭记责任、求真务实、崇尚科学、自强不息的精神,快速提升了我校电气工程学科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今年,恰值哈工大建校99周年,高电压工程专门化建立65周年。抚今追昔,饮水思源。作者希望通过追朔高压专业的历史,介绍该专业对我校电气工程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哈尔滨工业大学时期的高压专业


1.高压专业的建立


1950年,苏联政府将哈工大移交给我国政府管理后,哈工大根据国家对电力工业高级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依托电气工程系(1952年7月改为电机工程系,简称电机系),开始建立电力工程类专业。


1950至1951学年,哈工大先建立了发电厂专业。1951年9月,又建立了输配电专业。1953至1954学年,再将两个专业合并为发电厂及输配电专业。之后,该专业先后多次更名,依次为电站电力网和电力系统专业、发电厂配电网及联合输电系统专业,最后定名为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简称发电专业),并设有专门化。到1956年,在该专业下设的专门化有水利发电、火力发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网及电力系统、高电压工程等。其中,高电压工程专门化(简称高压专门化)在1954年春季设立。


高电压技术,是随着电力系统日益扩大和输电的电压等级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的。解放前,我国电力事业非常薄弱,几乎没有高电压技术的学科基础,人才稀缺,只有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等个别高校,开设高电压工程课程,教学内容不能满足需要,高压实验室条件就更差了。


哈工大的高压专业,是由苏联专家指导建立的,当时我国没有这样的专业,该专业全部参照苏联高压专业的办学体系。因此,高压专业极具苏联特色。


根据中央对哈工大的要求,即参考苏联高校的先进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创办一所新型的高等工业学校,聘请苏联专家来校工作,“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理工学院师资”等。从1950年开始,国家陆续在国内高校选调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和本科毕业生,到哈工大作为师资研究生进行培养。


1950年暑假后,选调的首批师资研究生先后来哈工大报到。


其中,电机系研究生有俞大光、黄文虎、冯纯伯、马祖光、杨以涵、戴克健、何富发、贺家李、陆成德、蒋卡林、戴声琳、肖顺达、蒋德福、黄齐嵩、邓伟霖、邓恢煌、钟祥礼、梁阶熹等30余人。他们之中,一些人已是高校助教,更多的则是应届本科毕业生。由于没有学过俄语,所以入学后的第一年,他们主要学习俄语。


1951年秋,学校聘请的几位苏联专家来到哈工大。除了少数研究生外,很多研究生没有苏联专家指导。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研究生组织起来,一方面开展互教互学,另一方面向哈工大原有的俄裔教师请教,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俄语疑难问题。


1952年,随着大批苏联专家的陆续到来,这批研究生连同1951年秋季入学的研究生,被分配到不同专业,开始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学习。


1952年初,哈工大决定成立高压实验室。但设备极为简陋,当时只有由四个15kV的霓虹灯变压器串联组成的60kV高压电源、一个破旧的80kV 静电伏特计和一对直径25cm的测量铜球等设备。所以,无论是高压师资还是实验设备,均不能满足高压课程的要求。


哈工大高度重视高压实验室的建设。1952年下半年,高铁副校长亲自到苏联订购了一台500kV工频试验变压器、二套100kV工频试验变压器、一套西林电桥等高压设备和测量仪器。


1952年10月,苏联高压专家、列宁格勒工业大学的康·斯·斯捷范诺夫(技术科学副博士、副教授)来到哈工大电机系。


斯捷范诺夫在哈工大期间,共指导了两届 11 位高压专业研究生。


首届研究生共5人。分别是1950年8月入学的蒋德福、黄齐嵩和1951年8月入学的张仁豫、梁毓锦、沈其工。蒋德福、黄齐嵩毕业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电机系,张仁豫、梁毓锦、沈其工由清华大学、华中工学院、南京工学院电机系选派。1954年7月,首届研究生毕业。蒋德福和黄齐嵩留校,在哈工大电机系高压教研室任教。张仁豫、梁毓锦、沈其工回到所选派学校任教。


第二届研究生共6人,是1952年11月入学的蒋国雄、王秉均、赵智大、彭伯永、韩邦彦、李肇庚。他们由交通大学、西北工学院、浙江大学、华中工学院、成都工学院电机系和水电部水电总局选派。1955年7月,第二届研究生毕业。6 人分别回到所选派单位任教或从事技术工作。


斯捷范诺夫指导的这两届高压专业11名研究生,后来均成为我国高压专业的学术带头人,为我国高压专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3年,斯捷范诺夫不仅指导建立了哈工大的高压教研室和高压实验室,还为电机系四年级本科生讲授了高电压工程的物理基础课程,并编写了高压工程专门化相关的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法指示书、实验指导书等。他还指导了高压教研室和高压实验室部分青年教师的教学和实验工作。


1954年春季,斯捷范诺夫指导了1954届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王瑞芬的本科毕业设计,题目为“高压实验室设计”。这也是哈工大电机系的第一个以高压为内容的本科毕业设计。


1953年8月,刚刚建立的哈工大高压教研室和高压实验室,迎来了4位毕业分配来的青年教师。一位是从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毕业的解广润,另三位是从东北工学院电机系本科毕业的陈维贤、王幼耕和郝世杰。解广润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在杨津基先生的指导下,以优异成绩提前一年研究生毕业,是清华大学培养的第一个电力工程类研究生。他在研究生期间,除做好研究工作外,还兼管了清华大学高压实验室的工作,翻译了苏联巴比考夫的《高电压工程》,并由上海龙门书局出版。


1954年苏联专家斯捷范诺夫与其指导的两届研究生(左起院彭伯永、王秉钧、黄齐嵩、梁毓锦、斯捷范诺夫、赵智大、沈其工、蒋国雄、张仁豫、韩邦彦、李肇庚,合影中缺蒋德福)

 图片由陈慈萱先生提供


1953年8月,陈慈萱从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毕业,被选派到哈工大电机系攻读电器专业研究生。在苏联高压电器专家、莫斯科动力学院的耶·里·里沃夫(技术科学副博士、副教授)的指导下,从事高压电器的研究。1956年7月,陈慈萱研究生毕业并留校,在哈工大电机系电器教研室任教。


1954年7月,邓伟霖研究生毕业并留校,在哈工大电机系高压教研室任教。邓伟霖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是1950年8月入学的哈工大首批研究生,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从事电工材料研究。


斯捷范诺夫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经常跑到哈工大的校办工厂,与工厂人员一起工作,积极帮助工厂解决各类技术问题。在哈工大期间,他还指导了沈阳变压器厂高压实验室的设计工作,参加了丰满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指导工作,帮助水电部沈阳中心试验所解决了一系列高压技术问题等。


在斯捷范诺夫的指导下,解广润、陈维贤、王幼耕、郝世杰等青年教师直接参加了高压教研室和高压实验室的建立。斯捷范诺夫不仅指导他们的讲课、实验课、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教学工作,还指导他们的科研工作。斯捷范诺夫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对他们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解广润先生回忆到:“苏联专家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也给我很深的影响。我除了负责高压实验室的建设以外,还经常随专家到现场去,每次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我也都去带队。这样使我对生产比较熟悉,我的理论知识也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1954 年苏联专家斯捷范诺夫与解广润讨论高压实验室建设 

图片选自《解广润论文选集》


1954年7月,斯捷范诺夫离开哈工大。他在两年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哈工大高压专门化的建设。为高压专业的后续发展培养了有生力量,为高压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顺便一提,从1955年9月到1957年7月,斯捷范诺夫又来到清华大学,指导了电机系高压专业的建设。他讲授了高压专业的相关课程,指导了一批青年教师进修生。在这批进修生中,除清华大学电机系高压教研室的青年教师外,还有哈工大、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工学院、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等单位选派来清华大学进修的青年教师。据参加进修学习的哈工大青年教师胡世雄先生回忆,这批青年教师中有杨吟梅、薛家祺、张芳榴、陈昌渔、王昌长、朱德恒、邱毓昌、叶蜚誉、袁梅珍、邵方殷、周泽存、边肇祺、颜怀梁、胡凤昌等。这批青年教师进修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自学,斯捷范诺夫还不定期地为他们开设一些专题。


斯捷范诺夫在哈工大和清华大学的四年内,不仅对哈工大和清华大学高压专业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对我国高压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57哈工大高压教研室与发电教研室部分教师合影

(前排左起院周波、蒋德福、翟东群、石永海、徐吉生、蒋本一、孙金龙、应桐城、吴凤书、杨以涵;中排左起院王铭诚、胡世雄、陆成德、杨毅刚、肖连荣;后排左起院何富发、沈凤麟、郭艺长、王幼耕、解广润、南志远)

图片由陈慈萱先生提供


哈工大电机系高压教研室成立之初,有蒋德福、解广润、黄齐嵩、邓伟霖、祖耶夫、陈维贤、王幼耕、郝世杰等人。蒋德福任高压教研室主任,他们是哈工大高压教研室最早的一批教师。其中,祖耶夫是哈工大原有的俄裔教师,主要讲授电工材料等课程,后来离开哈工大移民到英国。1955 年秋季,陈维贤被选派到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攻读高压专业的副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研究。1959年毕业并获得副博士学位后,回到哈工大高压教研室任教。


高压教研室的青年教师,尽管都很年轻,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实验室建设任务,但他们在斯捷范诺夫指导下,夜以继日,努力工作,任劳任怨。通过系统学习苏联高压专业的教学经验,业务水平快速提高,很快就能独立地承担起高压专业的教学和实验工作。


高压实验室是高压专业学生培养和教师科研的基础。高压实验室主任由解广润担任。高压实验室的建设,凝聚了高压专业全体教师和实验室员工的心血。由于建设任务重,除了高压教研室教师参加实验室建设外,还有实验员和助理实验员朱泰勋、郭军、周学文、王德尊以及技工刘学文和俄裔巴比契、钳工李连华、卷线工包连太、徒工李秉德等。在高压实验室初步建成以后,朱泰勋、郭军、巴比奇留在了高压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和部分科研工作。


1953年,在斯捷范诺夫的指导下,试制了500kV冲击电压发生器、300kV特斯拉变压器、干式灯丝加热变压器以及一些测量仪器等。


1955年,在解广润的指导下,试制了我国第一台防雷分析仪。


1956年,试制了高压示波器等。此后,还陆续试制了100kV旋转伏特计、10kV高压示波器、300kV静电伏特计,并购买了一套250kV工频高压设备、一套500kV冲击电压发生器、100kV直流高压设备及测量仪器等。此外,还与电器教研室和电器实验室合作,试制了20MVA振荡回路和30kV磁吹避雷器等。


在高压专业全体教师和实验员工的努力下,高压实验室可以开出分别满足高压专业以及发电、电器、动经等电力类专业实验教学要求的15个高压实验,并陆续开出了符合苏联高校高压专业教学大纲的12个高压实验。


1954年春季,哈工大输配电专业正式设立了高压专门化。高压专门化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第一个高压专业在哈工大正式诞生,开启了我国高压专业的高等教育,使我国高压专业在如火如荼学习苏联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应运而生。


2.高压专业的发展


斯捷范诺夫离开哈工大以后,高压教研室继续按照苏联专家指导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开展高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高压专业本科生的学制为五年。课程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四年级之前,主要学习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在四年级之后,主要学习专业课。课程设置有俄文、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体育、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画法几何、机械制图、金属工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基础、电机学、电磁测量、热工学、电工材料、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水力学及水力机械、高压工程(曾称高电压工程的物理基础)、短路电流、工业电子学、电力系统稳定、继电保护、高压测量及试验、电力系统过电压、高压电器、高压绝缘、保安及防火技术等。从课程设置上看,高压专业不仅课程多,而且涉及面广,基础性强,学生课业负担重。此外,高压专业很注重实践,有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课程考核方式分为笔试和口试,均为5分制。5分为优秀,4分为良好,3分为及格,2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1954年夏,输配电专业四年级学生胡世雄、李纪被转到高压专门化学习。解广润和黄齐嵩分别指导他们自学了电力系统过电压、高压绝缘两门专业课程。1954年夏,解广润带他们到东北电管局中心试验所、鞍山电业局和大连电瓷厂等单位进行了为期五周的生产实习。他们在解广润的带领下,参加了现场的实际工作,学习了很多实际经验。


1957年哈工大高压教研室部分教师(左起院王幼庚、蒋德福、肖连荣、胡世雄、解广润、沈凤麟)

图片由陈慈萱先生提供


1955年7月,胡世雄、李纪本科毕业,他们是哈工大高压专门化的首届本科毕业生。他们与输配电专门化毕业生肖连荣一起留校,在高压教研室任教。1955年冬季,李纪被选派到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攻读高压电器专业的副博士学位,从事高压断路器的熄弧研究。1959年,李纪毕业并获得副博士学位后,回到哈工大电机系,被安排在电器教研室任教。


1956年7月,第二届高压专门化的4名毕业生全部留校,在高压教研室任教。他们是李福寿、沈凤麟、杨思止、谭幼谦。一年后,谭幼谦调到西安电瓷厂工作。


从1954年起到1961年,高压专业共培养了91名本科毕业生。其中,1955年7月毕业2名,1956年7月毕业4名,1957年7月毕业8名,1958年7月毕业12名,1959年7月毕业18名,1960年7月毕业21名,1961年7月毕业26名。


高压教研室不仅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也非常注重实践教学。三年级后的暑假有认识实习,四年级后的暑假有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前的寒假有毕业实习。实习地点有水电部技改局、东北电管局中心试验所、省电力局中心试验所、发电厂、变电站以及高压开关厂、变压器厂、电瓷厂等。学生不仅要写出实习报告,还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和所在实习单位对每位学生做出实习评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均结合实际问题,例如,高压实验室设计、绝缘子设计、变压器设计、防雷分析仪设计、内过电压模拟装置设计、避雷器研制、电力系统防雷等。


高压专业研究生学制为三年。第一年学生主要学习俄语,俄语水平达到一定要求后才能继续下一年的学习。第二年学生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学习专业课程和进行科研工作,并进入高压教研室担任助教工作。学习方式主要为自学,苏联专家会指定参考书,明确阅读速度,并安排统一答疑或集体讨论。这对学生的学术水平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年学生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工作并撰写结业论文,答辩通过后才可以结业。此外,还要求学生按高压专业的教学计划,选择1-2门专业课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要能用汉语和俄语进行授课。


除了斯捷范诺夫直接指导了两届共计11名高压专业研究生以外,1960年秋季和1961年秋季,高压教研室又招收了两届研究生。其中,解广润招收了1960级高压专业研究生解春林、李岱、汤善臣,陈维贤招收了1960级研究生周绮帆和1961级研究生曾楚英。


1958年12月,新的高压实验大厅建成,大厅高19米、长48米、宽24米。蒋德福、黄齐嵩、肖连荣进行了实验大厅的立项论证、电气设计、设备订购、与有关方面联系等工作。其后,李福寿、实验员郭军、技工刘凤阁带领数名高压专业五年级学生以及实验室其他员工进行了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


在新的实验大厅内,装备的主要设备有500kV工频试验变压器、2500kV冲击电压发生器、一对直径2米的测量铜球、150kA冲击电流发生器、20MVA振荡回路等。新的实验大厅的建设成功,标志着哈工大高压实验室达到了国内一流的规模与水平。


1956年,高等教育部同意高压专门化从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正式独立出来,并批准在哈工大、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工学院设立高电压工程专业。


在1953年到1961年期间,哈工大高压教研室先后有近20名教师,他们是蒋德福、解广润、黄齐嵩、邓伟霖、祖耶夫、陈维贤、王幼耕、郝世杰、胡世雄、李纪、肖连荣、李福寿、沈凤麟、杨思止、谭幼谦、刘润、吴璞三、李如云等。蒋德福任教研室主任。其 中,刘润是1957年高压专门化毕业生,吴璞三、李如云是1960年高压专业毕业生。


在这个时期,哈工大各专业均采用苏联高校相应专业的教材,学生上课时以做笔记为主,课后再去图馆查阅相关参考书。高压教研室积极组织教师和研究生开展教材建设,一方面翻译苏联教材和著作,另一方面结合教学体会编写中文教材,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956年,蒋德福翻译、解广润校订的西洛琴斯基的《高电压工程》第一卷,由电力工业出版社出版;1957年,解广润、王文端、王遵、刘继合译的多尔根诺夫的《电力设备的防雷保护》,由电力工业出版社出版;1959年,解广润、陈慈萱翻译的德国规程《房屋及建筑物防雷》,由电力工业出版社出版;1959年,解广润、邓伟霖、陈慈萱翻译的巴比考夫的《高电压工程》第二版,由电力工业出版社出版。


1958年,解广润编著的《过电压及其保护》(上、下册),由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1954年夏天,燃料工业部举办了全国第一届防雷训练班。高压教研室积极参加,解广润被聘为授课教师,与清华大学杨津基、水电部技术改进局(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简称电科院)王遵、王文端以及燃料工业部电业管理总局刘继和苏联专家石林蔡司等为该训练班授课。杨津基、王遵、解广润、刘继、石林蔡司等合编的《全国防雷训练班讲义》(上、下册),由燃料工业部电业管理总局出版。


高压教研室教师除了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和高压实验室建设任务之外,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一些研究成果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1953年,在斯捷范诺夫的指导下,高压教研室与发电厂、焊接等5个教研室合作, 开展了 10 个专题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专题研究是220kV高压电线线塔的设计,为国家经济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1955年,解广润、胡世雄、李福寿等成功研制了防雷分析仪,并与东北电管局合作,采用所研制的防雷分析仪,对发电厂和变电所的防雷方案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防雷分析仪的研制成功,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光明日报》为此刊发了消息和照片。


1955年,高压专业研究生赵智大等利用高压实验室的已有设备,成功研制了哈工大第一台高压电子示波器。


1958年,电器教研室的陈慈萱与高压教研室的胡世雄、肖连荣以及高压专业学生马持宗等合作,成功研制了国内第一台30kV磁吹避雷器,并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解放日报》为此刊发了消息和照片。后来,陈慈萱、胡世雄、肖连荣等又研制成功了110kV 磁吹避雷器。


1958年9月,邓小平总书记、李富春副总理等领导在哈工大李昌校长的陪同下,视察了电机系高压专业。邓小平总书记对高压专业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意味深长地对李昌校长说:“大厂大校要关心国家命运,高等学校要成为突破科学技术的基点之一。”


1960年,陈维贤在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研究的基础上,领导设计并研制了电力系统内过电压模拟装置;高压教研室和电机系其他教研室合作,完成了三峡水利枢纽巨型水轮机发电机容量论证以及超高压成套电器设备论证等科研工作;电器教研室陈慈萱与高压教研室胡世雄合作,带领电器专业、高压专业的部分学生到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参加了我国第一台330kV复合式磁吹避雷器样机的研制。


1959至1960年间,陈慈萱(二排左二)、胡世雄(二排右二)带领哈工大电器、高压专业部分同学在西安研制330kV磁吹避雷器时的合影

图片由陈慈萱先生提供


高压教研室基于科研实践的成果,积极组织教师和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并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59年哈工大为国庆十周年献礼而出版的《高电压工程论文集》上发表。


在1955年到1961年期间,通过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发表论文的不完全统计,高压教研室教师和研究生发表的论文有:解广润的“防雷分析仪的设计方法与制造经验”(1955年第4期)、“旋转电机过电压保护——第一部分:直接连于架空线路的电机防雷问题”(1956年第9期)、“送电线路防雷的几个问题”(1957年第1期)、“旋转电机过电压保护——第二部分:变压器对电机防雷所起的作用”(1957年第2期)、“关于送电线路直线(中间)杆塔采用砖石结构的建议”(1957年第2期);黄齐嵩的“利用自放电曲线法判断油纸电容器的受潮”(1957年第3期);陈维贤的“限止内部过电压用的特殊避雷器工作电阻的选择及沿输电线路的过电压分布”(1960年第1期)、“330千伏输电线路中的内部过电压及其限制措施的研究”(1960年第2期);赵智大的“高压电子示波器的设计与试制”(1955年第6期);李纪的“油自吹灭弧室中燃弧时间的计算方法”(1960年第2期)等。


在1959年哈工大出版的《高电压工程论文集》中,发表的论文有:陈慈萱的“磁吹避雷器的火花间隙”;胡世雄的“磁吹避雷器的非线性电阻”;肖连荣的“磁吹避雷器参数的确定及几项试验说明”;陈维贤的“用特殊避雷器限制远距离交流输电线路中的内部过电压”;黄齐嵩、邓伟霖的“电机绝缘预防性试验的几个问题”;邓伟霖的“硅有机橡皮在大型及高压电机上的应用”;李纪的“油自吹灭弧室中电弧电流经零点后触头介质恢复强度计算方法的研究”;解广润的“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几个问题”等。


1960年3月,哈工大决定成立电力工程系(简称电力系),并由电机系的发电专业、高压专业和工程经济系的动经专业组成。


从1952年10月苏联专家斯捷范诺夫来到哈工大指导建立高压专业,到1961年9月高压专业被并入北京电力学院,在这短短的9年时间里,哈工大的高压专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无论是师资队伍水平、实验室建设、课程和实践体系建立,还是教材建设、科研工作等各个环节,可以说是创造了奇迹。


哈工大高压专业的教师、教材、成果、学生均在国内大学和产业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同于内地大学,哈工大高压专业除了一位来自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的副教授斯捷范诺夫副博士外,既没有民国时期的大学教师,更没有留学西方发达国家的教授、副教授。那么,创造了这个奇迹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了哈工大在解放初期国家给予的特殊政策、支持以及苏联专家的帮助外,作者认为,这里聚集了一批具有家国情怀、最优秀的青年群体。他们怀揣梦想,激情澎拜,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他们不仅刻苦钻研理论,更勇于动手实践。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铭记责任,求真务实,崇尚科学,自强不息的学风。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生培养、课程和实验室建设,积极翻译或编写教材著作、开展科学研究等。可以说,他们全面诠释了哈工大后来凝练的“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


北京电力学院时期的高压专业


1961年2月,哈工大划归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国防科委)领导。国防科委要求哈工大的所有专业都要面向军工专业转变,不再举办电力系等民用专业。水电部得知这个情况后,高度重视,希望借此机会,将哈工大电力系的发电、高压、动经三个专业整体调整到水电部高校,以充实和提高水电部高校的办学水平。水电部刘澜波副部长与哈工大李昌校长在北京会面,商定将哈工大电力系的发电、高压、动经三个专业整体并入北京电力学院。


1961年4月15日,水电部给教育部发文【(61)水电教字第43号)】,“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于专业性质进行调整,其原来设置的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和动力经济与企业组织等三个专业已决定停办。该校这三个专业的教学力量较强,且高电压技术和动力经济与企业组织两个专业目前各高等学校设置较少,为使该校这三个专业继续为国家电力生产建设培养质量较高的人才,建议将这三个专业的教学设备、师资和现有学生除哈尔滨工业大学留下必要的数量外,全部并入我部北京电力学院,并争取于今年暑假或寒假间进行调整工作。”


1961年5月29日,国防科委给哈工大发文【(61)科八字第341号】,“经与教育部研究,同意你校1961年在电力、高压、动力经济等三个专业的基础上新建‘特种电源电网’‘电物理’两个国防专业,除留下建设新专业的师生、设备外,教研室的正副主任、教师29人,学生208人,以及部分专业教学专用设备,转给北京电力学院。具体交接工作,望你校直接与水利电力部商定。并望做好师生转校的思想教育工作。”


1961年6月8日,水电部给北京电力学院发文【(61)水电教字第63号】,“我部接到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61)科八字第341号批复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抄件。该委同意哈尔滨工业大学将电力、高压、动力经济等三个专业的教研组正副主任、教师等29人,学生208人,和部分教学专用设备转给你院。这部分师生和专业设备的移交,对于你院今后教学力量的增强,教学质量的提高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你院应当作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把它作好。”


1961年9月,哈工大电力系的发电、高压和动经三个专业的教师、学生和教学设备等整体并入到北京电力学院,同时撤销了哈工大电力系的建制。


1961年9月,哈工大高压专业的蒋德福、解广润、陈维贤、黄齐嵩、胡世雄、吴璞三、李如云等教师、连同1957级和1958级本科生并入北京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简称电力系)。此外,哈工大电机系电器专业的陈慈萱、电气测量专业的黄丽娴等教师也跟随调入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哈工大高压专业的其他教师,因工作需要等原因,仍然留在了哈工大,转到其他专业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而鉴于哈工大高压专业1959年和1960年秋季招收的本科生尚处于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所以这两届本科生也被留在了哈工大,被调整到其他专业继续学习。


与此同时,哈工大高压专业1960级研究生解春林、李岱、汤善臣、周绮帆和1961级研究生曾楚英与发电专业的5名研究生,也一起转入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学习。从此,北京电力学院开始有了高压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


1961年5月,哈工大高压专业整体并入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之前,水电部已将技术改进局(现电科院)高压实验室副主任王文端调入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任教,以充实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高压方面的师资力量。他是我国最早从事高电压技术的专家之一,早年就读于日本东京上智大学和庆应大学,1947年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毕业。他参加了我国自己建设的第一个高压实验室即位于沈阳的东北电业管理局中心试验研究所高压实验室的建设。


1961年9月,结合哈工大三个专业师生的并入,北京电力学院对电力系的教研室和专业进行了重组调整,重组成立了电工、电机、发电、高压、电自五个教研室,并建立了五个对应的实验室。取消了原来的电机电器制造专业,并将原来的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电机电器制造、电力系统自动化和远动化三个专业重组为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及远动化三个专业,分别简称发电、高压、电自专业。此时,陈慈萱被调整到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高压教研室。


在1962年到1964年期间,高压教研室还招收了多名其他高校的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师资队伍得到补充。高压教研室教师先后有15名,他们是蒋德福、王文端、解广润、黄齐嵩、陈维贤、陈慈萱、胡世雄、吴璞三、李如云、林庭栋、王永泉、曹梅月、贺景亮、肖平之、林恩赐。蒋德福任教研室主任,王文端任教研室副主任,胡世雄任高压实验室主任。其中,林庭栋和王永泉是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原来讲授高压等课程的教师,曹梅月是1961年7月从清华大学高压专业毕业分配来的教师,贺景亮是1962年7月从华中工学院高压专业毕业分配来的教师,肖平之是1962年7月从清华大学高压专业研究生毕业分配来的教师,林恩赐是并入北京电力学院的哈工大高压58-1班学生,1963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


北京电力学院高压专业延续了哈工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风格。例如,1961级和1962级高压专业教学计划共有28门课程,总计3176学时。主要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四类课程。公共课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报告、外国语、体育4门课程,共732学时,占总学时的23.05%;基础课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8门课程,共1093学时,占总学时的34.41%,是四类课程中课时数最多的课程;专业基础课有电工基础、电工量计、电机学、工业电子学、动力机械概论、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工程、电力系统暂态过程、动力经济组织与计划、电工材料学9门课程,共874学时,占总学时的27.52%;专业课有高压物理基础、高压电器、高压试验设备、高压设备绝缘、过电压及过电压保护、高压静电场、保安与防火技术 7 门,共477学时,占总学时的15.02%。从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教学重视基础,公共课与基础课占总课时的57.46%。相较于哈工大时期的高压专业,专业课程由5门提高到7门,学时占比提高到了15.21%,专业基础课更加细化,出现了电力系统暂态过程等课程,说明高压专业的教学正在日益成熟。


从课程分布看,第一学年有8门课程,其中公共课4门,基础课4门;第二学年有9门课程,其中公共课4门,基础课4门,专业基础课1门;第三学年有9门课程,其中公共课3门,基础课3门,专业基础课3门;第四学年有11门课程,其中公共课2门,专业基础课4门,专业课5门;第五学年有10门课程,其中公共课3门,专业基础课4门,专业课3门,外加毕业设计。可以看出,课程设置从基础到专业,符合教学规律。


从每学年课堂教学的周学时数分配看,第一学年23.5学时,第二学年23学时,第三学年20.5学时,第四学年20学时,第五学年19学时。可以看出,每学年课堂教学的周学时分配基本均匀,教学任务均衡。


总体而言,高压专业的教学计划具有以下特点:(1)课程设置重视基础,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较多,一年级和二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与基础课,三年级和四年级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做专业课的课程设计,五年级第二学期进行毕业设计;(2)总学时数多,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每学年的周学时数分配均匀,教学学时和自学课时数平衡;(3)专业课设置比哈工大时期更加细化,课时数增加,整体教学计划比哈工大时期更成熟;(4)注重实践环节,有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高压教研室教师继续保持了哈工大时期伏案耕耘的作风,积极编著或翻译高电压著作或教材,主要有:


1962年,解广润在哈工大期间编著的《高压静电场》和编译的《电水锤效应》,先后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64年,王文端、蒋德福、解广润、陈维贤、黄齐嵩、胡世雄、陈慈萱翻译的西洛琴斯基的《高电压工程》第三卷第一册《电力系统的波过程及内部过电压》,由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


1965年,陈维贤编著的《电力系统的内部过电压》,由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


1965年,颜怀梁、胡世雄合译的多尔金诺夫的《电力系统过电压》,由电力工业出版社出版。


1962年7月,北京电力学院高压专业有了首届本科毕业生,即哈工大高压57-1班的学生顺利毕业。需要说明的是,北京电力学院因为是1958年才成立的,在哈工大电力系并入之前还没有过本科毕业生。因此,北京电力学院的首届本科毕业生都是来自哈工大电力系的发电、高压、动经三个专业的1957级本科生。


1963年7月,由哈工大高压专业并入北京电力学院的1958级本科生与北京电力学院的1958级本科生一起顺利毕业。


1963年7月北京电力学院高压专业毕业答辩部分师生合影

(前排左一至三:许颖、徐士珩、王文端,左五六:杨津基、徐士高,右三四:陈慈萱、蒋德福,中排左二黄齐嵩,右一三四:林恩赐、王永泉、胡世雄。

图片由陈慈萱先生提供


1963年11月,北京电力学院举行了建院五周年的纪念活动。在高压教研室的总结中提到,1961年并入北京电力学院后,有了水电部的直接领导,高压教研室加强了与有关生产和科研单位的联系,更及时地了解到我国电力工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高压专业的毕业设计得到了水电部技术改进局(现电科院)、北京中心试验所(现冀北电科院)、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北京电力设计院(现华北电力设计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毕业设计的质量比过去有较大的提高,获得了参加毕业设计答辩的外单位专家的好评。在并入北京电力学院后的两年里,高压教研室教师在学院学术报告会和北京电机工程学会上提出十多篇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提高了已有的学术地位。


1963年,位于动力楼的高压实验小楼建成,尽管只有二层楼高且面积不大,但还是为高压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实验环境。


1964年初,解春林、李岱、汤善臣三位研究生毕业,分别被分配到水电部技术改进局和电力建设研究所。


1964年初北京电力学院高压专业60级研究生解春林、李岱、汤善臣答辩后合影

(前排左起:解广润、杨津基、徐士高、张大琨、戚秉彝,后排左起:汤善臣、王文端、李岱、徐士珩、蒋德福、许颖、解春林)

图片选自《解广润论文选集》


1964年,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北京以及沿海大城市的建设受到限制。受此影响,北京电力学院的发展也遇到了很大困难,原来规划的建设项目纷纷下马,当时只有100亩的校园已不可能再保留 2000人左右的办学规模。于是,水电部决定将2000人左右的规模缩小到1200人左右,并将高压专业和电厂化学系及其专业的师生整体调整到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1964年12月至1965年1月,北京电力学院高压专业和电厂化学专业共计62名教职员工以及 1960级到1964级的5个年级共计321名学生,整体转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其中,高压专业的教师有蒋德福、王文端、解广润、黄齐嵩、陈维贤、陈慈萱、胡世雄、吴璞三、贺景亮、肖平之、林恩赐等;高压专业的学生共计129人,包括五年级26人、四年级23人、三年级20人、二年级 29人、一年级31人。从此,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被迫停办了高压专业。


高压专业整体离开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后,对于电力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造成了电力系学科结构的严重失衡。就像一个茁壮成长、健步向前的青年人突然失去了一条腿,使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只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艰难而顽强地继续向前奋进。


假如,当年只为了将2000人左右的规模缩小到1200人左右,完全可以通过压缩各个专业的招生规模来实现,而不是拆散其构架。但是,历史没有假如,高压专业的整体转出,不能不说是一个难以弥补的历史遗憾。这也是为什么我校电力系始终惦记着要补上这条腿,以恢复举办高压专业的原因所在。尽管高压专业从哈工大电力系整体并入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只有短暂的3年多时间,但它还是对我校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高压学科是实验型学科,与电力系统学科更偏向宏观、偏向理论不同的是,它更偏向微观、偏向实验。学科特点更类似于物理学科,理论与实验并重,强调理论计算必须与实验测量相结合。这些学科特点,使高压专业的教师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基础理论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动手实验的能力。所以说,哈工大发电、高压专业整体并入北京电力学院电力系后,对刚刚成立仅三年的电力系而言,不仅带来了哈工大成熟的教学体系、先进的教学理念,更带来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铭记责任、求真务实、崇尚科学、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些精神财富,对我校电力系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记


高压专业整体转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以后,显著增强了该校电力系的办学实力。同时,高压专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建设了高压实验大厅。高压学科与该校水文与水资源、水利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农田水利四个优势学科并驾齐驱,并成为我国高校中的高压三个优势学科,其他两个优势学科分别是清华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高压学科。1981年11月,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的高电压工程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解广润被批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解广润还受聘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和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的高电压工程学科博士点,不仅是该校首批五个博士点中唯一的电类学科博士点,也是我国高校中高电压工程或电工绝缘技术学科的首批三个博士点之一,其他两个博士点分别是清华大学的高电压工程学科和西安交通大学的电工绝缘技术学科。


1979年2月,水电部批准成立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由华北电力学院与电科院合办。1980年11月,王文端由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高压专业调回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电工研究室任教,并将他指导的1978级硕士研究生杨迎建带到北京研究生部继续培养。


1981年11月,我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电厂工程、理论电工三个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这是我校最早的三个硕士学位点。


1982年3月,王文端在我校理论电工硕士学位点上招收了我校第一位高压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即1981级硕士研究生李成榕。从此以后1963年建成的那座面积不大的高压实验小楼,日夜灯火通明,为后来源源不断的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研究生提供着条件有限的实验环境。


1981年,王景春从北京电力学校发电专业毕业,分配到电工研究室的高压实验室任实验员。1982年,王伟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高压专业毕业,分配到电工研究室任教。1984年,李成榕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在电工研究室任教。1985年,李成榕在清华大学高压专业杨津基先生的指导下攻读博士研究生,1989 年,李成榕获得博士学位,回校任教。1985年,王淑娟由华北电力学院电力系调入电工研究室任教。1985年,北京研究生部成立高压研究室,王文端、王淑娟、李成榕、王伟、王景春离开电工研究室进入高压研究室。王淑娟任高压研究室主任。


1984年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高压专业教师在高压实验小楼内合影(左起:王伟、李成榕、王文端、王淑娟、王景春)

图片由王景春提供


1995年初,华北电力学院电力系向学校建议,在保定校部恢复举办本科高压专业,学校批准并决定在1995年秋季开始招生,同时在电力系筹备新的高压教研室。1995年秋季,华北电力学院恢复招收的首批高压专业27名本科生入学。1996年2月,新的高压教研室正式成立,程仲林任教研室主任,并将原机械大厅改造成高压实验室,后来又将发电教研室的律方成调入高压教研室并任教研室主任。


1998年6月,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从此,我校高压专业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快速进步,很快在国内高校高压专业中重露头角,并进入先进行列。


1980年11月王文端的回归,随后王淑娟、李成榕、王伟和王景春的加入,以及1995年秋季恢复招收的高压专业本科生等,标志着我校高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以及科学研究的全面恢复,更标志着我校电力系曾经残缺的那条腿逐步健全,使我校电力系开始稳健地向前快行。


高压专业是一个苏联特色极其浓厚的专业。现有资料表明,源于哈工大的高压专业是国内最早建立的。


在高压专业建立初期,苏联专家斯捷范诺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带来了苏联全套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科研理念,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为高压专业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高压专业发展时期,蒋德福、解广润、黄齐嵩、陈维贤、陈慈萱、胡世雄等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成为推动高压专业发展的主力。他们都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兢兢业业地教育学生,笔耕不辍地编写教材,日复一日地埋首科学研究,快速建立了高压专业的品牌和学术影响力。


在高压专业恢复时期,王文端、王淑娟、李成榕、王伟、程仲林、律方成、王景春等自强不息,团结奋进。为我校的高压专业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能够成文,离不开以下先生、朋友和同事们的贡献。正是这些贡献,让作者找回来了几乎不能找回来的沉积在历史长河中的史料。


作者特别感谢武汉大学离退休教师陈慈萱先生、陈维贤先生!两位先生已过耄耋之年。在接到作者的采访提纲后,认真准备。在作者采访期间,仔细回忆,反复核实,并提供了详实的历史资料。


1.崔翔与陈慈萱先生 图片由查晓明教授提供

2.崔翔与陈维贤先生 图片由查晓明教授提供


作者特别感谢现居住于广州市的胡世雄先生!他在2019-12-12收到陈慈萱先生转发的采访提纲后,很快就提供了很多详实史料。其后,作者对他作电话采访时,他又做了补充。


作者特别感谢哈工大副校长徐殿国教授!为作者访问哈工大档案馆提供了便利。还特别感谢武汉大学刘涤尘教授、查晓明教授!为作者采访陈慈萱、陈维贤先生创造了条件。


作者要感谢哈工大档案馆雷晓蓉馆长、哈工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李立毅教授、我校校部档案馆陈军馆长、我校保定校区档案馆负责人田明霞、武汉大学档案馆涂上飙馆长等提供的帮助!


作者还要感谢哈工大离退休教师强金龙先生、于松海先生以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离退休的杨吟梅先生、李启盛先生,是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口述素材和文献资料。我校离退休教师翟东群、孟昭章、谭荻茜、曲和南、朱常宝、徐臻华、贾逸梅以及在职教师王景春、张重远、刘云鹏等,也对本文做出贡献,在此一并感谢! 


我校由于文革中多次搬迁,档案资料大量丢失,加之作者能力所限等原因,本文肯定存在部分史实不准、信息缺失等瑕疵。对此,敬请高压前辈们谅解!如发现史实不准、信息缺失等问题,请告知作者及时修改补充。 


仅将本文献给为哈工大、武汉大学以及我校高压学科建立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高压前辈们!并献给哈工大2020年建校100周年!


崔翔,1978年3月-1982年1月在华北电力学院电工师资班(理论电工专业)本科学习,现任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

陈泓佚、焦天予和吴阳晨,2015年9月 -2019年7月在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习。


来源:微信公众号:华北电力大学(ID:ncepuweixin),已获得授权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合作伙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10
  • 11
  • 12
  • 13

logo.png

 © 2016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6049902号-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