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占我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拥有“四大煤田”“三大油田”“九大风区”和“十八条大河”,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储量大、品质优、开发条件好。新疆立足能源禀赋、战略定位和产业基础,提出打造以油气生产加工、煤炭煤电煤化工、绿色矿业、粮油、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有机果蔬、优质畜牧产品、新能源新材料等八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2023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营业区内八大产业集群用电量达1022亿千瓦时,占总售电量的33%,其中绿色矿业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用电量占八大产业集群总电量的80%。
支撑八大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和关键要素,电力是新疆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全面建强各级电网,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围绕八大产业集群深入开展电网布局研究,加快推进各级电网建设,完成750千伏乌彩双线改造,打通准东能源基地向乌昌核心区电力输送的堵点;建设750千伏塔城—乌苏工程,构建“北电中送”新通道;实施750千伏“环塔”工程建设,提升南疆供电保障能力。推动电网向重点园区延伸覆盖,实施750千伏甘泉堡、五彩湾北等工程,增强电网接带负荷能力。充分发挥省地两级“重点项目办”作用,如期建成投运中石化库车光伏制氢项目等供电工程,全力做好八大产业集群的供电保障和服务。
创新“电力看”模式,精准研判各产业发展趋势。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国网新疆电力立足实际,充分发挥电力数据颗粒度细、关联领域广、实时准确性强的优势,不断深化疆电特色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强化能源大数据分析,持续推出“电力看八大产业”等21项特色数据产品,融合电力大数据与八大产业集群地理分布、行业分类、全疆数百家重点企业用能情况等重要数据信息,通过对各集群上下游产业链开展多维度分析,梳理各集群企业用电增速、发展均衡度在内的10余个指标,构建起“电力看八大产业集群”数据可视化系统,全方位监测展示集群运行态势。
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助力绿色低碳转型。随着国家“双碳”目标加快推进,绿色电力需求愈发强烈,新能源进入超快速发展时期。新疆新能源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大、保障能力强,当地高度重视新能源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模式,持续加大清洁低碳转型支持力度,增强绿电供应保障能力。2023年,新疆新增并网新能源达2251万千瓦,新增并网规模位居西北第一、全国第二。截至目前,新疆新能源装机已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46%,发电量占比超过18%,绿色电力服务产业绿色发展态势初步显现。
赋能八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科学指引下,新疆高度重视能源电力发展,提出了“一体系三系统”决策部署,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新型电力系统。
加快内供外送网架建设。加快推进750千伏巴州—铁干里克—若羌、和田—民丰—且末—若羌等多项重大电网工程建设,实现南疆750千伏骨干网架尽早“环起来”。围绕八大产业集群发展,提前开展“十五五”及中长期电网规划研究,优化新增750千伏电网工程布点,进一步补强关键区域骨干网架。深入开展南北疆电力互联、新疆与西北联网新通道研究论证,不断提升南北疆电力互济互补能力。立足“三位一体”发展思路,有序建成哈密北—重庆、若羌—川渝等特高压直流工程,深入开展疆电外送第五、六通道研究论证和疆电外送整体布局研究,提升疆电跨省跨区输送能力。
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强与电源企业沟通交流,配合政府出台新能源开发管理相关政策,促进网源高效协同发展。依托疆电特色能源大数据中心,精细化安排机组和电网运行方式,不断提高新能源预测精度。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坚持“大项目牵引大产业、大产业支撑大发展”,以新增项目、新增负荷就地就近合理布局新能源,推动新能源与八大产业集群合理布局、协同发展。优化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持续做好电力中长期市场,进一步做优容量补偿、辅助服务市场,探索开展现货市场,不断完善绿电绿证、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等绿色电力市场体系,稳妥有序推进新能源入市交易。
提升系统灵活调节互动能力。严格落实国家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煤电“三改联动”,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积极有序开展新疆抽水蓄能电站发展规模需求论证,因地制宜布局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深入分析大规模抽水蓄能电站投运后的成本分摊与疏导路径,研究探索抽水蓄能电站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模式。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 发展规划研究,合理确定新疆 发展规模、建设布局、投产时序,科学配置不同类型、不同技术路线储能类型,不断探索“新能源+储能”融合发展新模式,积极改善新能源出力特性和负荷特性。推动完善 市场机制和电价政策,创新 运营商业模式,支持 规模化、市场化、多元化发展。(王晓斌 吕盼 李昌陵 边家瑜 作者单位: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