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扩大能源领域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加快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力促新能源项目建设,做好新能源建设服务保障,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记者8月12日从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截至8月6日,我市已布局新能源项目15个(其中新建项目14个,续建项目1个),总装机规模362万千瓦,总投资178亿元。预计建成后,年生产绿电约54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5万吨。
作为典型的以石油石化为支柱产业的工业化城市,克拉玛依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任务,要实现城市科学转型升级,首先要实现两个结构转型,即能源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机遇,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统筹经济发展与能耗双控,厚植绿色、智能、低电价发展目标,以石油石化工业基础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支点,构筑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新能源项目建设,打造绿色低碳的新型能源资源型城市。
据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以来,我市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自治区服务推进自治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操作指引(1.0版)》《关于建立新能源开发管理工作机制的通知》等有关政策精神,结合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要求,全力做好保障性并网光伏新能源项目建设,同时积极谋划并推进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提升我市能源电力发展质量和效率,提高各类能源互补协调能力。
该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底,我市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还不到1%,十四五期间,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和全市产业升级转型工作的推进,将有一大批产业集群项目相继落地,全市将迎来用电高峰,初步预计十四五末年用电增量将近200亿千瓦时。所以,在我市发展新能源、提升绿电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发展空间巨大,而且,我市大力发展新能源不仅有利于实现节约能耗,同时我市新产业项目落地建设也需要通过大量消纳新能源电量来置换能耗指标。另外,打造绿色园区也需要大力发展就地消纳的新能源产业。
据了解,克拉玛依地处准噶尔盆地边缘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这里太阳能资源丰富,年辐射量每平米5352.68兆焦,年利用小时数1500小时以上。此外,克拉玛依辖区内拥有大量沙漠戈壁荒漠等土地资源,新能源开发建设用地总面积约1.5万公顷,发展新能源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发潜力巨大。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光伏总装机22万千瓦。据悉,十四五期间,我市拟建设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600万千瓦以上,预计建成后,可年生产绿电9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60万吨。
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抢抓新能源建设机遇,加快建立新型电力体系,加快构建以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模式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传统石油石化产业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降低石油石化能耗,向多元产业倾斜,促进新能源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此外,我市还将加速推进新能源产业项目落地,充分发挥克拉玛依现有企业和科研机构研发与生产能力,加快推进EVA、碳基、硅基等项目投产达产,深入研究新材料、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形成克拉玛依新材料、装备制造业强链补链清单,通过招商引资形成新能源相关新材料、装备制造及应用的产业基地。与此同时,我市还将积极探索氢能生产与应用。开展绿氢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技术攻关,推进氢能在汽车、居民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与科研机构开展深入对接,探索氢气和二氧化碳结合生产甲醇等技术工业化生产路径,助力石油炼化产业的升级。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兆耕
EPFF2023电力行业火灾防控技术高峰论坛 联系电话:171 8013 4127(微信同号)